一位西北农妇与她“飞起来的村庄”
2008年,马慧娟拥有了人生中的第一部手机,在农闲时,开始用手机创作。十余年间,在被摁坏的一个又一个键盘上,马慧娟耕耘出几百万字,用来记录移民搬迁的历程,见证村庄变迁的图景,书写人与土地紧密相连的命运。
2008年,马慧娟拥有了人生中的第一部手机,在农闲时,开始用手机创作。十余年间,在被摁坏的一个又一个键盘上,马慧娟耕耘出几百万字,用来记录移民搬迁的历程,见证村庄变迁的图景,书写人与土地紧密相连的命运。
吴忠市红寺堡区,从过去“苦瘠甲天下”的西海固,到如今产业兴旺、生活幸福、环境优美的生态新城,荒漠戈壁上“长出”奇迹。从茫茫戈壁到宜居新城,从贫瘠土地到希望沃土,红寺堡区这座承载着23.5万移民梦想的全国最大易地生态移民扶贫集中安置区,会聚了汉、回、蒙等22个民
8月21日,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振兴村村民杨国民穿梭在圈舍间,给牛添草、查病。“我这几年一直享受国家的‘见犊补母’、产业到户、饲草料补贴等福利,今年一共享受补贴19500元。”杨国民笑着说。国家考核评估反馈问题后,红寺堡区紧扣“1231”工作思路,坚持问题导